中文发音: dú shàn qí shēn。
成语解释:善:弄好。原指加强其自身的品德修养。现指只要自己好而不关心别人的个人主义处世哲学。
成语出处:先秦 孟轲《孟子 尽心上》:“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善天下。”
成语造句:独善其身尽日安,何须千古名不朽。(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三十七回)
成语使用:动宾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贬义
发音技巧:其,不能读作“qī”。
褒贬解析:属中性成语
近义词:明哲保身、洁身自好、自得其乐、自私自利
反义词:助人为乐、舍己为人、见义勇为
英语翻译:attend to one’s own virtue in solitude
字典查询:
- 独
- 善
- 其
- 身
独善其身成语接龙:
- 身临其境 身:亲身;临:到;其:那个;境:环境;地方。亲身到过那个地方。
- 身无长物 除自身外;再没什么别的东西。形容人东西极少。生活简朴或家境贫寒。
- 身体力行 亲身体验;努力实行。
- 身强力壮 身体强健;精力旺盛。
- 身先士众 见“身先士卒”。
- 身名两泰 见“身名俱泰”。
独善其身的意思:
指修身养性,保全己身,不管世事。现也指只顾自己好,不关心身外事。中性词。语出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善天下。”赵岐注:“独治其身以立于世间,不失其操也。”
英文解释
pay attention to one’s own moral uplift without thought of others;be righteous alone in a community where the general moral tone is low ;
【解释】:独:唯独;善:好,维护。原意是做不上官就修养好自身。现指只顾自己,不管别人。
【出自】: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善天下。”
【示例】:~尽日安,何须千古名不朽。
◎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三十七回
【语法】:动宾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贬义
【用 法】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个人修养
独善其身·篆刻
独善其身·篆刻
【结 构】动宾式
【近义词】自得其乐、洁身自好。
【相反词】助人为乐、舍己为人、见义勇为。
【押韵词】低唱浅斟、事事躬亲、美言市尊、吊胆惊心、力敌势均、丹垩一新、匠石运斤、涤秽布新、返璞归真、说古谈今
原文:
孟子谓宋勾践曰:“子好游乎?吾语子游:人知之,亦嚣嚣;人不知,亦嚣嚣。”
曰:“何如斯可以嚣嚣矣?”
曰:“尊德乐义,则可以嚣嚣矣。故士穷不失义,达不离道。 穷不失义,故士得己焉;达不离道,故民不失望焉。古之人,得志,泽加于民;不得志,修身见于世。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善天下。”
译文:
孟子对宋勾践说:“你喜欢游说各国的君主吗?我告诉你游说的态度:别人理解也安然自得;别人不理解也安然自得。”
宋勾践问:“怎样才能做到安然自得呢?”
孟子说:“尊崇德,喜欢义,就可以自得其乐。因此,士人失意时不失道义;得意时不离开道。失意时不失道义,所以自得其乐;得意时不离开道,因此百姓不致失望。古代的人,得意时,恩惠遍及百姓;不得意时,修养品德以显于世。失意时完善自己的身心,得意时则拯济天下。”
